栏目导航  
政治概况
经济概况
蒙古国旅游
蒙古国文化
蒙古国资源
蒙古国自由经济区
      


政治局势
蒙古国自1990年向民主制度过渡以来,已经走过了16年头。在这期间,虽然执党多次改变,但都没有依靠军事、武装力量建立过政治统治,而且每一届执政党都坚持了市场经济原则。由此可见蒙古国政治局势基本稳定。1990年3月蒙古人民革命党进行了历史性的革命,并且在当年的5月,正式制定“多党制”的法律文件。由此,蒙古第一次以和平方式建立了民主制度。1990年7月在“多党制”的范围内举行了国家大呼拉尔的第一届举行活动。在议会占多数席位的蒙古人民革民党与蒙古民族进步党(该党是支持民主运动的政党)共同组建了以后蒙古人民革命党主席德、宾巴苏伦为首脑的团结政府。
私有化
私有化是蒙古国改革过程的主要部分。资产私有化将会对宏观经济结构进行调整。这可能会对贫困和不平等状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在过渡时期开始时,曾经占有蒙古国内生产总值30%以下的苏联援助被停止。在过渡时期的前三年,我国国内总产值下降了20%多,按硬外汇进行贸易,蒙古贸易呈现了衰退现象。国资的私有化工作从1990年开始,1990年7月至10月期间,国家向全国公民发放了1万图的邓加斯邮票(票面总额等于当时国资的44%)。1994年3月这些票的大部分变为股票。此外于当年成立了证券委员会,并开始发行证券股票。1995年8月第一证券市场成立,由此政府宣布私有化第一阶段完毕。2006年私有化私营企业已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% 。
国内生产总值消费结构和要解决的问题
1990—1993年之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呈现下降趋势,1993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具体数额只相当于1990年的80%。1995—2002年经济好转起来,这几年的年均总值达到了2.7%2003—2005年年均达到了7.4%。2006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达到8.4%。这可能与蒙古经济稳定增长,2006年金铜等主要出口产品的世界市场价格增长,对2006年蒙古国外贸平衡出现顺差产生了一定的影响。去年外贸货物的第一次周转就达到了30亿美元,出口量达到152.88万美元,进口量达到148.92万美元,其利润为3960万美元。2005年蒙古国中央预算利润为732亿图。据2006年不完全统计,国家预算利润为1245亿图,2006年投资财力的43%为国外援助,这也体现了依靠外国贷款和援助使经济保持良好增长的势头。蒙古国得到了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20%的正式援助,高于亚洲其他国家。还债份额为6.7%,这是比较稳定的标准。我国与俄罗斯砸支付前苏联债务的问题上达成一致后,免除了债务的97.8%。2003年12月26日我国付清了其该项债务剩余的2.5亿美元。虽然较好的解决了与俄罗斯的债务问题,增加了蒙古国在国际上的信任度,但是2.5亿美元的大部分转变为国内债务,在今后财政领导和接收外国贷款能力方面产生了反作用,所以我国目前必须要注意这些问题。
就业结构
蒙古总就业人数为92.7万,其中47%在畜牧业。据此可以将畜牧业划为蒙古的主要领域。蒙古经济在向市场经济过渡之前(1989年)畜牧业工作人数为24.4万,为总工作人员的32%。1999年畜牧业工作人数增加到45%,其主要原因是经济过渡期工业停滞状态,导致14.6万人转入畜牧业工作。

      

地址:北京市朝阳区建国门外大街一号国贸大厦(三期)26层   邮编:100004

电话:010-52872533        手机:15801408777      E-mailheaven7seven@163.com